购车>评测>被嘲像“爷爷”的机器人背后,这一行业以半价推动11倍增长> 正文

被嘲像“爷爷”的机器人背后,这一行业以半价推动11倍增长

2025/9/22 17:20:57

近期,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的行情。

9月16日,创业板指早盘一度深陷跌幅超1%的泥沼,然而午后却如浴火凤凰般强势回升,最终成功翻红。市场的指数黄白线分化显著,中小盘股宛如脱缰野马,展现出强劲的活力。

当日沪深两市成交额飙升至2.34万亿,较前一交易日放量640亿,凸显了市场的热烈情绪。

在板块的舞台上,机器人板块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强势领涨,板块内超过20只个股宛如火箭般涨停,首开股份更是缔造了10天9板的传奇。从板块整体表现来看,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截至当日收盘,沪指虽微跌0.04%,但深成指涨0.45%,创业板指涨0.68%,为市场留下了诸多值得玩味与解读的信号。

实际上,人形机器人个股成为“明星股”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34家机器人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547.58亿元,较2024年的486.15亿元上升了12.7%;2025年合计净利润37.33亿元,较2024年的28.39亿元上升了31.4%。其中,26家盈利,只有8家亏损。

具体来看,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机器人企业分别为九号公司、科沃斯、长虹华意、中信重工、埃斯顿、永创智能、博众精工、机器人、新时达和博实股份;净利润排名进入前十的公司分别为九号公司、科沃斯、博实股份、长虹华意、中信重工、博众精工、伟创电气、科远智慧、快克智能和佳士科技。

显然,放眼整个A股,市场对能够冲在前面的概念股属性“心知肚明”。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系列市场波动背后,机器人各产业链环节正在左右着资本情绪。

盖世汽车注意到,当前,一场机器人传感器国产替代革命正呼啸而来。

有消息称,多位传感器产业链业内人士分析,该产业国产替代不断加速,2024年国产六维力传感器出货破万台,而价格仅为进口产品一半左右。

业内市场调研报告也显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同比大增1100%, 国产化率从四年前的19%提升至57.8%。

大脑和身体,哪个先行?

机器人,就应该像人。

很多时候,众人将“机器人像人”的概念更多放在了会思考的“大脑”维度。可实际上,从更务实的角度来看,当前具身智能产业需要解决的基础技术难题还有很多。

当科技圈为ChatGPT的每一次迭代而狂欢,并将人形机器人的“大脑”(认知与决策)视为终极答案时,产业的先行者们却悄然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更为基础务实且艰难的领域——“小脑”(运动控制)。

今年4月,北京亦庄举行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与人类跑者共同挑战21.0975公里。赛道地形既包括平坦柏油路、坑洼裂缝路,又有长缓坡、短陡坡路段,以及石板路、草地、石子路等区域。

据介绍,赛事通过动态路况与复杂环境,能够全方位检验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能力,对其性能提出多维度挑战:既要应对长距离续航,也要在坡道、转向等复杂路况下实现灵活运动。

这也是众多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报名参赛的原因。在这场比赛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夺冠。


被嘲像“爷爷”的机器人背后,这一行业以半价推动11倍增长


图片来源: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官网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该场比赛引起了不小的舆论喧嚣。因为不少奔跑着的人形机器人“奇态各异”,很多质疑声随即涌现:“这就是人类幻想的机器人未来吗?”

显然不是。

实际上,截至目前,北京共举办了两次大型人形机器人比赛。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之外,今年8月,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和国家体育场举行,吸引了全球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进行26个赛项的487场比赛。

1/1

继续阅读
首页 找车 4S店 综合 团购 降价
违章查询  网站导航
触屏版   |   电脑版

©2025千度车讯网http://auto.qianducx.cn All Rights Reserved